鸳鸯茉莉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戴花自古都是女子的专权古代男子身体力行证
TUhjnbcbe - 2024/4/6 15:38:00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s://m.39.net/pf/a_4672100.html

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赐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宋史·舆服志》

在绝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喜欢侍花弄草似乎是女性的专利,尤其是在服饰打扮上,用了美丽的花来装扮,就是锦上添花,更映衬出女性的妩媚。正所谓“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然而在古代,男子爱花、爱戴花的程度全然不在女子之下,《西湖老人繁盛录》有记载:

“每年孟冬,驾出三日,烧香太一殿,谢礼华,赐花,自执政以下,依官品赐花。幕士、行门、快行,花最细且盛。

禁卫直至搠巷,官兵都带花,比之寻常观瞻,幕次倍增。乾天门道中,直南一望,便是铺锦乾坤。吴山坊口,北望全如花世界。”

宋朝诗人杨诚斋曾有诗赋曰: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陆游也有诗云:

“春晴闲过野人家,邂逅诗人共晚茶。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与男子戴花有关。由此可见,男子簪花,由来已久。

簪花之兴起

汉代,簪花的习俗开始出现在文献中。晋人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写到:“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陆贾《南越行纪》中写:“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特芳香者,缘自故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而为枳异矣。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

耶悉茗花即素馨,末利花就是茉莉花,都是香味浓烈的花,并且都是女子最爱佩戴的簪花。《晋书·后妃列传·成恭杜皇后》中写到:"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宫织女死,为之者服……"

从字面上理解,吴地的三名女子簪茉莉花是为传言中天宫中死去的织女服丧的一种妆饰。这种行为在现在来看叫做蹭热度。因为七夕关于织女的故事有很多,而这时恰好四茉莉花盛放的时节,女子为了追求美丽簪戴茉莉花很正常。与织女之死的神话传言并没有关系。

东汉时期川蜀地区的簪花已经非常流行。在多次墓葬考古中都发现簪花的妇女。其中成都扬子山墓中出图的女俑,头发正中插一朵大菊花,旁边还有一些小花。不过这些花都是人工制作,佣人簪花,也正是汉代时期女子发饰与生活习俗的反映。

而大概是从唐代开始,簪花不再为女子独有特享,男子也时兴起戴花佩蕊。唐朝诗人王昌齡的《九日登高》中有“茱萸插鬓花宜寿”。

李白《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巧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其中写道:“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这两句诗都描写出唐代时人们不分男女都将茱萸插发作为装饰的情景。

唐朝时菊花也是男子簪戴的一种。史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作《九日齐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写出当时男子将菊花簪发,游荡闲逛的情景。

探花这个词也始于唐朝,最初的源头出自“探花使”。唐代进士及第后会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需要事先选出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他们的任务就是采摘园中的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迎接状元的到来。

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有对于探花使的记载:

“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

这个时候的探花郎还不是专指第三名,而是代表着进士中的“门面”,即最为俊美年轻的男子。被选为探花的进士极为风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们受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花自古都是女子的专权古代男子身体力行证